近日,云南省召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推進會,云南省委常委、省委宣傳部部長、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?zhí)镄,云南省副省長、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高峰,以及云南省各地出版局長、農家書屋負責人出席了會議。會議指出,今年5327個農家書屋建設完成后,全省農家書屋總量將達11933個,覆蓋全省85%的行政村,全省農村受益人口將達到3504萬。
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解決了云南廣大農村群眾“讀書難、借書難、看報難”的問題,書屋建設還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。德宏州瑞麗市國門書社、玉溪市紅塔區(qū)蓮池村委會農家書屋,2010年獲中央宣傳部表彰,榮膺全國服務農民、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。
2008年云南省成立了由10個省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,及時下發(fā)了《云南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實施方案》,對這項工作做出全面部署。2009年、2010年和2011年連續(xù)3年,對被列入政府20項重點督查工作之一的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進行考核督查。
截至目前,中央財政共投入資金約1.9億元,省級配套財政資金約4773萬元,提前完成“十一五”規(guī)劃中建設4000個書屋的目標。玉溪、迪慶、怒江、西雙版納、保山、德宏、麗江等7個州市實現了農家書屋行政村全覆蓋,25個邊境縣和3個藏區(qū)縣也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。同時,通過招標采購的辦法,為貧困縣、邊境縣和藏區(qū)縣行政村農家書屋購置了書架、書桌和椅子等設施,解決了貧困地區(qū)的燃眉之急,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。
在新聞出版總署印發(fā)的《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》基礎上,去年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印發(fā)了督查驗收辦法,要求每個書屋做到“十有”,即,有不少于20平方米的書屋、有不少于1500冊的圖書、有不少于100張的光盤、有不少于20種的報刊、有書柜、有閱覽桌椅、有播放設備、有照明和消防設施、有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和有規(guī)范的制度。
去年,全省為每個農家書屋統一制定了管理員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等,并配齊了出版物借閱登記本、出版物目錄登記本和征求意見本等3個記錄本。各地也積極探索管理措施和辦法,注重從干部、大學生村官、退休教師、回鄉(xiāng)退伍軍人中挑選有一定管理知識、素質較高的人員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。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,還對農家書屋管理員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補助,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對穩(wěn)定的管理員隊伍,長期持續(xù)地做好農家書屋管理服務工作。各地依托農家書屋,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,充分調動起廣大群眾讀書用書的熱情,豐富了農民的業(yè)余文化生活,切實發(fā)揮了農家書屋的作用。一些地方將農家書屋與農村黨員教育結合起來,使農家書屋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、傳達黨和政府聲音的重要陣地;有的將農家書屋與農業(yè)技術培訓結合起來,提高農村群眾的勞動技能,拓寬了他們的致富路子;有的通過開展讀書征文、閱讀演講和文化輔導講座等活動,延展書屋服務功能,擴大了書屋影響,提升了書屋的使用效率。
昌寧縣龍泉村以農家書屋為主陣地,以“整村推進”方式創(chuàng)建了“農民演藝協會”,并創(chuàng)辦了“農文網培分校”,通過“文化育民”服務農民;玉溪市紅塔區(qū)孫井村依托農家書屋開展豐富多彩的“家庭讀書年”、“助人為樂年”活動,大理市五華社區(qū)利用農家書屋定期向群眾進行保護古城、禮貌待客、文明經商等宣傳,滄源縣怕良村產業(yè)協會依靠農家書屋組織開展農民學歷教育、舉辦各類產業(yè)技術培訓班,所有這些以農家書屋為依托開展的活動,對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、提高他們文明素質以及生產技能,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在農家書屋建設形式上,云南各地采取城鄉(xiāng)共建、鄉(xiāng)企共建、軍民共建和結對共建等形式,使全省涌現了一批農村黨員書屋、國門書屋、紅領巾手拉手書屋、軍營書屋和社區(qū)書屋、愛民書屋等特色書屋,豐富了農家書屋建設的內涵和外延。
云南有行政村13994個,除去已建成書屋的6606個村和今年即將完成書屋建設的5327個村,目前尚有2061個行政村沒有書屋,剩余的這些村,將爭取在明年6月底全部完成書屋建設。
張?zhí)镄辣硎,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。省政府已連續(xù)兩年把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列為20項重點督查項目,并按中央規(guī)定的比例足額配套了資金,從組織領導和財力保障上都給予了有力保證。加強農家書屋工程建設,需要全社會的關心、理解和支持,必須不間斷地搞好宣傳,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農家書屋工程建設。當前,農家書屋的社會影響正在擴大,但還不夠。各地各級要制定宣傳工作方案,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,緊緊圍繞農村面貌換新、農業(yè)科技運用、新型農民培養(yǎng)等重點,充分利用報刊、廣播電視、網絡等宣傳平臺,采取多種形式宣傳,讓全社會更多人了解農家書屋、支持農家書屋、參與建設農家書屋。
|